吉龙云家|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秘方……

123456789

55.1 疏肝和胃饮

【来源】谭日强,《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薤白、法半夏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药,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成100毫升,取汁温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去渣温服。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肝胃不和的胃痛范畴。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因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至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本方用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法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制酸消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

【主治】消化性溃疡。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覆花、代赫石(布包煎)各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克(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屡用屡效,奏效甚捷。

55.2 健中调胃汤

【来源】李寿山,《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陈皮各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中、调补脾胃;姜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疡;炙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健中调胃、敛疡止痛之功,对脾胃虚弱、气滞停饮、偏虚偏寒之胃痛、嘈杂、泛酸诸症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症见胃痛、嘈杂、泛酸、空腹尤甚、得食稍缓,喜暧喜按、噫气矢气、大便或溏或燥,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或弦。

【加减】偏阳虚寒盛者,冷痛较重,加高良姜、毕澄茄;兼气郁不畅者,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加佛手、香橼皮;兼停饮者,泛吐清水,或胃有振水音,加茯苓、生姜;兼脾不统血、大便色黑或呕血,倍党参,加炮姜、三七粉。

【疗效】屡用效佳。

55.3 加味乌贝芨甘散

【来源】袁家玑,《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三七粉、乌贼骨、川贝、白芨、黄连、甘草各30克,砂仁15克,延胡索、川楝肉、佛手各30克,广木香18克,生白芍4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每日早、中、晚饭后各吞服3克,连续服用3个月至半年。

【功用】柔肝和胃、调气活血、制酸止痛、止血生肌。

【方解】本方以三七粉为主药,能止血、散血、定痛,亦主呕血、下血;乌贼骨收敛制酸、止痛止血;川贝化痰、散结消肿,与乌贼骨配伍有较强的制酸止痛作用;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止痛;黄连清热燥湿;川楝肉、延胡索、佛手、广木香行气活血止痛;砂仁理气健脾。合而具柔肝和胃、调气活血之功。为散,便于常服、缓攻徐图,促进溃疡愈合,以期根治。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肝胃不和)、胃脘痛、泛酸、呕吐、黑便、呕血等症。

【加减】亦可据证作适当加减。

【附记】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5.4 和胃散

【来源】陈树森,《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乌贼骨粉85克,浙贝母粉15克,甘草50克,曼陀罗花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3~6克,日3次,饭前服用。

【功用】制酸止痛。

【方解】方中乌贼骨与浙贝母同用,名曰乌贝散,实验证明,有明显地吸附胃蛋白酶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因而能够保护溃疡面;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补脾益气;曼陀罗花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本方以乌贝散为主,加入甘草和曼陀罗花,增强了止痛作用,且甘草能解曼陀罗花之毒,宜长服。食前服,胃中食物尚少,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主治】胃酸过多,胃脘疼痛。可用于消化道溃疡。

【疗效】临床屡用,止痛效果甚捷。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药到痛止”之良效。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