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云家|养生保健重–清毒……
123456789
时下,清毒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健康新观念”,清毒重于进补也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专家分析,各种对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有损害的物质,广义讲都可称之为毒。它一般源于两个途径:其一为内生之毒,即人体内脂肪、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其二为外来之毒,即由外部环境带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化工制品、药物、建筑装饰以及被污染的大气、水、食物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侵入人体成为“毒”。
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排毒能力,这就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排解毒素的内在保护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称这种自我平衡与稳定的机制为“天和”的能力,并称,人体自动排毒的途径有二:化解与排出。人体的许多器官(如肝脏、肾脏)都具有化解毒素的能力。例如肠道产生的代谢性毒素和细菌类毒素,会经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的解毒功能就会将之化解。此外,体内毒素,还可由多种渠道“排出”体外,例如排大便、排尿、呕吐、出汗、呼出气息、分泌唾液等等都可排出毒素。
尽管人体内部具有一定清理自身毒素、净化血液的能力,但当体内毒素积蓄过多或因机体解毒排污功能减弱时,毒物便不能有效地及时排出,而滞留在人体不同的器官里,使各脏腑、组织、细胞的功能产生障碍,导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衡,气机升降失常,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便秘、痤疮、色斑、过敏、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我们既要关注“清毒”,重视‘流毒”,更要着眼于“毒”的产生来源,从生活方式入手减少“毒”的产生。其实,毒与非毒很难划出一个绝对严格的界限。一种物质是否为“毒”,不仅要分析它的质,而且要看它的量以及它存在的时间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但如果摄入过度,超过人体负担的界限,就会转而变成“垃圾”。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在控制环境污染、加强食品监测、防止药物滥用等方面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环境中一切人为的“毒”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
除此之外,在饮食中,应该有意识地多摄取一些像芹菜、玉米、黑豆、绿豆、赤豆、生姜、黑木耳、海带、紫菜等有助于化解毒素和排出毒素的食物,以保持血液清洁。同时,坚持适宜的体育运动,也可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抵抗力和加速毒物的排泄。
此外,更应戒烟戒毒少饮酒,尽量减少毒物进入人体内,还应时常保护大便通畅。“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及时排出肠胃中的糟粕,保持肠胃的清洁,可以减少疾病,延缓衰老。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