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云家|破解北京城“全国看病中心”困局有何难?……
123456789
这篇文章是张卫平先生的又一力作。其中直接引用了李克强总理的话: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听上去很像拍打拉筋的开幕词啊!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be983b0101lfw3.html
据报道,北京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2013年日均70万外地患者来京看病,但医疗资源紧张与浪费现象并存。外地患者多盲目扎堆于知名大医院排队挂号求医,很多中医、特色医院或民间疗法疗效非凡却鲜为人知,特色优势很难充分发挥。专家建议统筹布局医疗资源,缓解首都三级医院就医压力,但这并非破解之道。因为在北京大医院就医也未必尽如人意,甚至会因疗效欠佳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举世无双,在国内却遭歧视或排挤,很难发挥作用。若能放手宣传报道,让疗效超群的中医、特色医院和民间疗法广为人知,让盲目求医的患者有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则有益于他们尽早有效摆脱病痛,有助于"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
破解北京成“全国看病中心”困局有何难?
据《了望》周刊日前报道,2013年日均70万外地患者来京看病,“北京三级医院不堪重负,也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负担,甚至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这也表明,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偏低,医疗资源紧张与浪费并存现象严重。
专家建议统筹布局医疗资源,分区域建一些国家级医疗中心,缓解首都三级医院就医压力,使三级医院专心致力于疑难病例和科研攻关等。
但这并非破解之道。因为北京三甲医院一些专科疗效也未必尽如人意,甚至会因疗效欠佳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只是媒体鲜有披露,众多患者无从知晓罢了。
找大医院、好大夫治病是患者求医的普遍心理。北京集中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自然会吸引全国的患者,媒体经常宣扬“有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也助长了日均70万外地患者盲目扎堆于知名大医院排队挂号求医。而很多中医、特色医院、民间疗法疗效非凡,近些年却得不到宣传报道,要么门可罗雀,要么鲜为人知,难以充分发挥医疗作用。
以治腰突为例,据报道,我国约有两亿腰突患者,大多难于选择“开不开刀”。手术治疗历史仅60多年;按2007年卫生部设立“疼痛科”诊疗规范要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要做X线摄片、CT或核磁检查,还要做血型、尿液、大便、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等常规检查,平均住院日手术16天,非手术28天。而祖国医学疗法繁多,疗效更好,甚至简便易行,立竿见影,无需繁复检查,也不占用病床资源。
今年4月,协和医院一位医生对在本院做腰突手术心存忌惮,听人介绍,到国医堂找中医师张广亭治疗,正脊吃中药4个疗程痊愈,开始对中医疗法刮目相看,带本院一位医学教授也去治腰突,还介绍两位患者去找张大夫,医治他们在协和住院也难治好的呕吐不止等病。
去年11月,国办一位处长腰痛难忍,大医院检查确诊为3、4、5节腰突,理疗、按摩都不管用。他依我之言,躺在两把椅子上一腿高举靠着门框拉筋10来分钟,腰痛立缓,翌日再拉10分钟,“没想到拉筋这么简单,把腰疼治好了”,还推荐给因腰突几年无法上班的朋友。(详见《拉筋拍打传进中南海》)
一位70多岁的邻居腰突行走不便。我多次告诉他拉筋就能治好,他死活不信,不肯一试。最近他去中日医院开刀,住院18天花费8万多元,尽管医保可报大半,但术后他感觉腿脚发沉,行走还不如手术前。听我再说拉筋有望改善不再反对,打算缓些日子试试看。
很多骨科医院人满为患,骨折病人医后复原需百天以上。而在北京成林骨科医院,仅需30天左右。一位近90高龄的老人日前打电话告诉我,她3月份骨折,在北京医院手术用钢钎钢钉固定后休养,医生要待6月份复查之后才能确定她能否下地走路。而西安一位88岁老太太股骨颈骨折错位5厘米,4月下旬经成林医院收治,第25天老人就开始能扶着助行器练习走路了。但碍于有关规定不能宣传报道,疗效超群的这家医院近年来很难广为人知,宝贵的医疗资源大量闲置。
5月19日,河南一位48岁的患者来京住院治股骨头坏死。听我介绍拉筋有奇效,便试着两腿拉筋六七分钟,起来一走顿感腿脚轻松。他更"没想到”的是“原来走路不敢使劲抬"的两腿竟也能轻松高踢到90多度了。
对糖尿病、高血压,现代医学更是捉襟见肘。据《参考消息》2012年8月专访称,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近1亿居世界首位。但匪夷所思的是,受访的糖尿病防治专家给自己“从单药到联合用药,近几年已经联合胰岛素治疗”,明明治不好自身的糖尿病,还要宣称“借鉴国外糖尿病先进的管理模式,多学科团队的强强联手有力保证了治疗效果和质量”。如此自鸣得意,被医学家邹纪平撰文痛斥为“亡国医学”,“是在向全世界报蠢”(全文详见后附截图)。
今年3月底,方舟子认定“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例自愈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一旦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必须终生服药”。而萧宏慈医行天下推广拍打拉筋,早已使许多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自疗自愈,摆脱了药物或胰岛素,破解了全球医学界久攻不克的医学难题。在萧宏慈博客里,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一栏现身说法的文章就逾200篇。
最令人痛惜的是,中医“简、便、验、廉(只需望闻问切即可确定病情辨证施治;可就地取材,施治手法方便;疗效好;治疗费用少)”的优势举世无双,在国内却遭歧视,很难发挥作用。2003年SARS爆发,现代医学应对乏策,闻之色变。中医虽能从容应对,但无媒体报道宣传,致使非典肆虐,恐慌蔓延。经科技部中医药专家林中鹏上书高层,反映广东中医成功治疗非典患者的经验,时任总理温家宝批示“在防治非典中,要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后,中医才获准进入北京抗击非典的主战场,很快遏止了非典肆虐。
更应切记的是,当年我国非典患者不到6000人,治疗费用却高达180亿元,人均逾300万,纯中医治疗费最多的(包括住院费)仅5000元,且死亡率低,后遗症少;在西医水平优于广州的香港,非典患者(病例1800余)病死率在13%以上,广州(病例1700余)仅为3.6%!
也多亏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道宣传,冯成林奇特的接骨医术才一时广为人知,帮无数上门求医者迅速摆脱了骨折伤痛折磨,还走出云南楚雄小诊所,发展成如今的规模。但自2007年以来,为打击假医假药限制医药宣传报道,不少中医、特色医院和民间疗法受池鱼之殃,成林医院的奇特疗效也只能靠知情患者口碑相传,以致医院患者稀少,特色优势很难充分发挥。
国医堂中医师张广亭治病并不分科,确诊病情仅用望闻问切,治好的病五花八门,慕名求医的患者遍及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区市乃至国外,北京许多知名大医院的医生也是从患者口碑中知悉其医术高明,慕名前来求医。可惜的是,国医堂两年前改名弘医堂,医保定点资格被莫名其妙地暂停,因看病不能报销,往昔抓取中药熙攘的场景不再,医疗资源浪费严重。
无独有偶,据5月27日北京电视台报道,一些中医院请退休老中医坐堂门诊,但因无法纳入医保报销,许多病人挂号看病拿到处方,不得不去能医保报销的大医院抓取中药(视频网址:http://itv.brtn.cn/replay/?guid=29208bba-abce-d5bc-3fc1-479520c13c14)。更令人费解的是,北京一些有医保定点资格的中医院被南方私人资本购买,以优惠条件吸引老年病人就医,骗取医保药费盈利坑人,却能躲过举报查处。
破解北京成为“全国看病中心”的困局、缓解外地患者蜂拥蚁集于知名医院求医的压力其实不难,重点在于放手宣传报道,方便盲目求医的各地患者知晓并了解疗效超群的中医、特色医院和民间疗法情况,可以优选对症就医,有益于他们尽早有效摆脱病痛,并使中医和特色疗法充分各展其长。但其关键难点在于卫生主管部门能否改变边缘化中医和特色疗法的错误观念和管理思路,并修订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相关规定。
排斥中医招致非典蔓延的覆辙不应重蹈,中医抗击非典的丰功伟绩更应记牢。上述疗效超群的中医和特色疗法都是祖国瑰宝,应该放手让他(它)们发扬光大造福人间。若在信息传播手段发达的今天,在打击假医假药的同时限制传播疗效非凡的医疗信息,还以罚款扣分取消行医执业资格的简单手段监管,无异于自毁国宝,绝非天下苍生和广大患者之福。
若能放手让中医及各种独特的医疗手段像中医介入抗击非典那样并行不悖地全面发挥作用,可望大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尽快解除众多求医者的病痛。这既是“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之举,也有助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用中国式方法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目标尽早实现。与此同时,破解北京成为“全国看病中心”的困局又有何难?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