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云家|红豆的传说……

123456789

顾山,位于无锡、常熟、江阴、张家港四县(市)交界处,属江阴,它是在南宋时就形成的古镇。顾山高50余米,状如蹲猫回顾,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处,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还有天香阁。顾山东北六七里,有红豆树。

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萧统(501—503),是梁琥帝萧衍的儿子,爱好文学,曾在顾山香山寺观音院内文选楼编修《昭明文选》。现在天香阁遗址尚留有元、明、清残碑断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顾山文选楼碑记》和《重修昭明太子读书楼碑记》。又说红豆树址所在地原为庵堂,北宋时有一僧人从外地移来这棵红豆树,从此人们把庵堂称为红豆庵,所在村庄叫红豆村。《江阴县志》载:此树在元时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时复荫,咸丰六年大旱,此树结果累累。1918年,徐九镛写有《顾山访红豆树记》,1934年吴宜生写有《顾山红豆记》。

红豆树原老树主干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径1米左右的树干。现存绿叶繁茂开花结子的树,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后再生的两析分枝。树高10米,冠荫周围50米,南分枝腰围1.23米,北分枝根部连枝腰围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围分别为1.17、1.85、1.50米。大树南2米处,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墙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这两株新枝,均为大树的连枝。据查,红豆树曾在1937年结子一次,1956年也开花结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后开花结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采得红豆子1600颗,1985年只采得7颗。这棵红豆树,每年5月1日左右发芽,13-20日开花。秋子熟,10月采摘。其叶如槐,其荚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颜色殷红微紫。古人以为相思的象征,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阴县政府在红豆树四周筑围墙,建成红豆院,庭院南北长18.16米,东西阔15.66米,面积270平方米。院内圆洞门向北,内置一条东西向走廊,廊壁置4个玻璃橱,陈列红豆子和名人为红豆树写的诗文。

江苏省江阴市顾山镇有座红豆村,红豆村有座红豆院,红豆院里有棵千年红豆树。

顾山红豆院内的这棵红豆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进入红豆院,我们见到这棵稀珍古树高大挺拔,枝干支撑到数十米外,形同巨伞,虽历尽千年沧桑,但仍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据管理人员介绍,此株红豆树每三至五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春夏之交开花,其色洁白。秋末结果,豆荚为茶色,状若鸡心。剥开豆荚,便是一粒心脏形的红豆,灿若云霞。

红豆树在江浙一带十分稀少,千年古树,更属罕见。顾山红豆有一个特点,就是颗粒特别硕大,这是别处的红豆难以比拟的。红豆树在我国为三级保护植物,又由于数年才开一次花结一次果,所以种子便显得格外珍贵。

唐代诗人王维在《相思》一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代诗人刘大白在获得一荚双粒的“双红豆”后,曾激动地写下《双红豆》一诗:“豆一粒,人一囊,红豆双贮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当心房,偎着心房密密藏,莫教离恨长。”所以,红豆又被称为“相思子”,自古以来便被当做爱情的信物。红豆,又被人们“吉祥压邪”之物。人们将殷红似火、光鉴玲珑的红豆,嵌在戒指、手镯、项链等贵重饰物上随身佩戴,祈求幸福。

在今天,红豆不仅仅被当作爱情的信物,许多人还借红豆寄托对祖国、对故乡和亲朋的眷念之情。1949年初期,顾山红豆村人民,曾精选8粒大红豆寄给毛泽东主席,以表达对人民领袖的感激与眷念之情。毛主席特意让中央办公厅回信,对顾山人民表示感谢。近年来,许多海外游子和港台同胞,特意来顾山红豆院观光,并带回几粒红豆珍藏,以寄托对祖国和故土的眷念之情。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