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云家|夫志当存高远(远志)……

123456789

“夫志当存高远”是诸葛亮的话,意思是要人们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断奋斗。

东晋时有位着名的政治家叫谢安,早年隐居山东,不愿外出做官。到了四十多岁时,由于皇帝屡屡下诏书催逼,他无法推托,只好去任明帝女婿桓温的司马官职。一次有人送给桓温许多中药,其中有一种叫远志。桓温拿着这种药去问学识渊博的谢安:“这种药既有名叫远志,为何又称小草,一种东西怎么有两种名称呢?”谢安还未答话,坐在一旁的参军郝隆就插话说:“这很容易解释,当一个人隐居的时候,胸怀远大的志向,可以叫‘远志’;当他一出来做官,就变得庸碌无为,微不足道,像‘小草’了。”一席话说得谢安十分难堪,脸上顿时火辣辣的,他听得出这话是在影射讽喻自己。桓温见了,连忙打招呼,并笑着说:“郝将军的话很风趣,但有些冒失,不过并无恶意,请你不要挂在心上。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境遇下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远大志向才好啊!”这样才为谢安解脱了尴尬的窘境,并更激励着他为雄心壮志而奋发。后来,到孝武帝时谢安官居宰相,曾获得着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一度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这是清末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诗,历史背景是,当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时,曾预料英帝国主义可能出兵侵犯,建议清廷应加强战备,巩固边境海防,不能妥协,可惜其建议未被重视和采纳。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借喻中药远志和小草,吟诗抒怀。诗的大意是说,我纵然通晓兵书,熟悉边境的作战地形和有抗击敌人的具体办法,可是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所以虽有保卫国家远大理想,但却像中药远志一样,空有其名,仔细看看其长相,它和普通小草一般。现在虽有好汉的抱负,不平凡的身手,但却像被大雪封阻在山东道上的游子一样,不能前进。

搞中药工作的人都知道,远志是根部,小草是药用的地上的茎叶,系同一种植物的两个部位,清代的人怎么将它们混为一谈的呢?苏颂曾作了很好的解答:“古方通用远志、小草,今医单用远志、稀小草。”那么远志这个名字很独特,缘何而来的呢?《神农本草经》称远志能“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本草纲目》称:“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由此可见,此名取得可谓意味深长。远志在产地加工规格分档上,除了过于细小的不便去木心者称“远志根”外,一般都要抽去根部的木心,完整的成简形的称“远志筒”,较粗大,气味浓郁,质量最好;皮肉捶开去木心的称做“远志肉”,质量较好。远志之所以这样加工,是根据传统习惯——“去心者免烦”,为更好地发挥安神的作用。

远志为安神祛痰要药,用于痰迷神昏,常与菖蒲、郁金等同用;用于惊悸失眠,常与枣仁、茯苓等同用;用于咳嗽痰多,常与杏仁、贝母、紫菀同用。远志还外用治痈疽,宋代陈言《三因方》载:“治痈疽、发背、疖毒……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清代程国彭《医学心语》云:“凡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酒煮烂,捣为泥敷患处,其效如神。”名医张锡纯的经验是用水煎远志取浓汁,去渣重煎,其汁浓如薄糊,以敷肿痛疮疡及乳痈甚效。

当我们服用远志等中药后,疾病得以消除,精神得以恢复时,可勿忘强志啊。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