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云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巡礼……
123456789六十载栉风沐雨杏林春满,数代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位于风光秀丽、魅力独具的北国名城哈尔滨,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学校始建于1954年,在60年的峥嵘岁月里,几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书写了黑龙江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篇章,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就辉煌的发展之路,把学校建设成全国知名的中医药高等学府、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
光辉历程,弦歌不辍传薪火
1954年,黑龙江省创办中医进修学校,培养全省各地的在职中医,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是黑龙江省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端。
1958年初,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与牡丹江卫生学校合并成立黑龙江省中医学校。1959年3月,黑龙江省中医学校、哈尔滨第一卫生学校、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及黑龙江省立医院四个单位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59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以黑龙江中医学院名义招收中医本科生,学制6年。1959年9月13日,黑龙江中医学院正式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学校逐步建立以中医药本科教学为主导的高等教育体系。
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第6所更名为中医药大学的学校,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此为重要里程碑,学校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的基本方略;坚持“做精中医、做强药学、做大学校”的发展思路;坚持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坚持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由两大职能向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作用的转变,在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
目前,学校有3名国家教学名师,5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8门国家精品课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十五”规划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数量均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最前列。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育英才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有用之才。
学校2004年在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现下设12个学院、11个附属医院、1个研究院、24个教学医院和85个实习基地,有各层次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设有21个本科专业及13个专业方向,涵盖医、理、文、工、管等多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4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下设28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共36个。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学科;有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积极整合中医药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是国家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和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中医学、中药学学科博士培养质量调研评估中,学校博士生培养质量获得高度评价。近年来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标志着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已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
学校还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加强平台建设,大力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立了一支拥有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优秀人才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3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014年,段富津教授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不断强化科技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核心,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重大、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跨越,学校综合科研实力现已跃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行列。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0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黑龙江省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个,黑龙江省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平台1个,GAP研究中心一个,转化医学中心1个。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学校坚持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根基,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揭示中医药科学性,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及创新药物研究,培育出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家重大项目和高水平研究成果,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十五”规划以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2401项,其中国家“973”项目4项、“863”项目1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73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
2013年初,以匡海学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学校为第一承担单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正式启动,标志着学校研究团队进入前沿基础研究的国家队行列。
大医精诚,服务龙江百姓
杏林春满,橘井流芳。在国家深化医改的时代大背景下,学校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两所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齐全,聚集了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注重加强对防治重大疾病的科研攻关,在充分挖掘现有学科及病种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特色,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开展好临床研究重大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及质量控制,推进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法的筛选、评价及标准推广,实现了教、研、医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显著提升,成为受到全省人民信赖的中医医院。
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拥有50余年历史,是全省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中心,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附属第二医院成立于1992年,是黑龙江省中医针灸、推拿、康复龙头单位,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现代化中医医院建设单位,2011年成为黑龙江省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中心。
发挥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为突破口,进入服务社会的主战场。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积极构建生物医药学科群,以提升黑龙江省中药新药创新能力和保障全省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和活动平台,创建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成为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GLP实验室,还积极建设新药研发基地和中药临床研究基地等,对加快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作为“省医药工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久久药业和黑龙江宝泉制药有限公司等校企联合的科技实业;建成了占地100万平方米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成立黑龙江省中药材GAP研究中心,并在全省14个市、县建设中药材GAP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全省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彰显特色,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
学校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加强育人平台、育人队伍、育人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工作,在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基础上,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目前正在以崭新风貌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同时,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积极加强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内在动力和文化支撑。
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立足中医药特色,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建设中医药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挖掘祖国传统医药文化和龙江中医药历史积淀,精心打造“龙江医派”特色文化品牌,在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不断扩大学校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黑土文化”内涵,并面向全社会弘扬中医药“大医精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力求更好地承担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为黑龙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中医药人特有的贡献。
面向世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直致力于开放式、国际化办学,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39项,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余人。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学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既彰显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又在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4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在美国旧金山市正式成立,首次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学校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合作创办“中俄生物医药论坛”,两校轮流承办,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成为中俄民间科技、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学校与伦敦南岸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世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坚持“以中医养生促进中华文化推广和汉语教学”的办院特色,在2009~2013年连续五年被国家汉办和教育部授予“先进孔子学院”称号。2012年,学校获国家汉办批准建设“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研修与体验基地”。
着眼于未来发展,学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在哈南经济开发区购置40万平方米用地,谋划新校区建设。目前,新校区建设工作正依照“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秉承“勤奋 求真 博采 创新”的校训精神,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理、文、工、管等多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特色突出的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