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龙云家|中医院校对通识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23456789

  ●通识教育在中医院校不仅受到师资、学时等技术问题的制约,而且受到认识理念、组织制度的困扰。应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让中医药通识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

  ●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理应让学生补好传统文化这一课。这不仅是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份内之责,更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必备之基。

  ●通识教育不能混同于通才教育,也不能搞那种没有任何教学要求、没有任何训练设计的“大杂烩”,而应在有限的学分限制下,精心设计几门共同的“核心课程”,遵循独立、少而精、渗透的原则,努力实现“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收获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这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是一个由“教”而“化”的过程,是最好的一种通识教育形式。

  面临的困境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或谋生手段,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通过加强对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厚实的基础、宽阔的视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 

  近些年来,在意识到过度专业教育的缺陷之后,全国各中医院校逐步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陆续开设了不少“通识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对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目前的通识教育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离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要求都相距尚远。我们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另一面是因为通识教育与现行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与教学条件等不尽合拍、契合,进而使通识教育陷入多重困境。

  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误区

  在现今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似乎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未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仅仅看成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因此认为可供选择的通选课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二是对通识课程的理解并未一致,或认为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又是指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主要依据是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或认为是指可以任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如作为必修课的“两课”即不属于通识课程。或认为是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且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通识课程。正式通识课程是指以学科或教材形式出现的,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是指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研究校园环境、社区环境、校园景观,学习校园文化、学校传统、校风校训等内容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

  认识上的不统一造成了课程开设的混乱,加之未注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且大都缺乏明确而完整的通识课程目标,因此就出现了片面追求、不断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的现象,很多通识教育课程实际上变成了各个专业的概论课。实际运行的结果是,通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就越不当回事。由于很多通识课程基本没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训练要求,因而不少学生抱着混学分的目的选修,老师随便讲讲,学生随意听听,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收效低微。

  与公共必修课的矛盾

  中医院校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部分均可视作“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两课”,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英语、军训与体育、计算机等。仅从学分比例看,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已达到一大半以上,但具体分析这些课程的内容构成及教学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占据大部分学分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服务于专业学习的相应的基础教育。显而易见,这种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做法是难以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

  事实上,由于“两课”、英语、军训等都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甚至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因此,各院校很难根据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自主设计公共必修课,而只能把通识教育的重任交给了“通识教育选修课”。

  通选课是专门为通识教育目标而设的课程,也是各院校有较大自主权的课程,学分修读要求从6至16分不等。目前,各院校普遍开设了少则几十门,多则百余门的通识选修课。一份长长的课程单子,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但据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通选课存在着“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通病。与必修课的强制性和专业课的实用性相比,通选课的“选修性”和“无用性”直接影响到它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再加上通选课学分不多,被必修课程挤压在一个逼仄的角落,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无论是课程的质量、分量还是地位,都难以避免地导致其“边缘化”、“次等化”,因而难以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也难以担负起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任。

  就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课程体系本身基本是中、西医课程混开的结构,课业负担本已繁重,能留给通识教育课的时间更加有限,加之学生为了准备考研而不得不对英语、“两课”另眼相看,“偏食”、“暴食”,这样就使通识教育课程变得更象是一盘“点心”,或一种点缀。

  师资短缺且质量不高

  根据教育目标,通识课程的“教化”作用使其看似容易,实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造诣、人文素养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目前,中医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师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中医院校的学科较为单一,很多与人文、社科等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匮乏非常明显。2.目前教师队伍的主体大都是在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个人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很难开跨学科、综合性、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还习惯、局限于基本知识的传授,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理性选择能力和高尚的人格品性。就目前的学术环境而言,不能与专业教育有效或有机结合的通识教育,难以对专业教育起到生动的引导、铺垫作用,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通识课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3.当前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承担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科学研究、同行认可、经济收入等都很难带来益处,因而教师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如果不是因为职级晋升工作量的限制,通识课程的开设难度会更大。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通识课程,其学术态度及学术造诣水平等都大有疑问。

  受现行组织制度制约

  实施通识教育,表面看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实际上要涉及到大学的教学制度乃至组织制度变革。目前高校采取以学科专业划分院系,院系既是一级行政机构,也是将某一类学科、专业连接起来的机构。也就是说,院系这一组织形式将不同学科专业的人员维系在一起,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明晰化,可谓畛域分明,疆界清晰,进而形成行政化的学科壁垒。与之相适应,课程与教学体系也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进行的,由此来实现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这种以学科专业教育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没有学科归属的通识教育如何占有一席之地?通识教育何以得到重视和发展?这恐怕是通识教育面临的根本性制度困境。

  以课程的组织和管理为例,在本科课程体系的三大类课程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教育主要由各专业院系组织和管理,并为“自己的学生”讲授;而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类)则由专业院系为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提供,一般由教务处进行组织和协调。在这样的课程管理机制中,各院系都会更重视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教师则首先追求的是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同行认可,自然不会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精心规划和执行通识教育课程。

  由此看出,通识教育在中医院校还存在着因“水土不服”而导致的形式化倾向,它不仅受到师资、学时等技术问题的制约,而且要受到认识理念的困扰。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还要面临更加艰巨、深层次的组织制度变革。突破现实困境,可谓任重道远!

  实施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医院校现有的组织架构下使通识教育名副其实、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认为,这不仅需要更新观念,弄清内涵,而且要做到使通识教育“接地气”,本土化,同时应全力为开展通识教育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寻求通识教育的本土化

  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并非都是成功的经验,因此,我们不能不加甄别地盲目照搬,而是应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合理的、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课程,让我们的通识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实践证明,忽略国情、校情、行情的通识教育,最终只会流于形式,甚至陷入尴尬的境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趋强大,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重新重视已经成为国人寻根之路上的重要命题。中央为此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自觉”,意在提高“文化软实力”。所谓“文化自觉”,其实是借用了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大学作为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文化自觉的主要引领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并自觉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与丰富的内涵。中医药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文化同生共长,血脉相连。可以说,中医药学正是因为一直汲取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才得以延续与发展。试想,一个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专业背景的人,怎么会有可能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去学好专业?因此,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理应让学生补好传统文化这一课。这不仅是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份内之责,更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必备之基。近几年,各地中医院校在通识教育中对传统文化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南京的《庄子》导读,成都的《唐宋词鉴赏》,湖南的《老子》选讲,上海的《四书导读》、《古文观止》等,都是很好的尝试。只是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永恒的主题。推行通识教育、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旨在为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丰厚的土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有基础厚、口径宽的知识结构,在学习和工作中要不断地扩展知识领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注意的一种倾向是,把通识教育混同于通才教育,觉得什么新就该学什么,在课程设置中采取“拼盘式”,搞“小而全”,导致教学课时的无限膨胀,这与通识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通才教育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所培养出的“万金油”式的学生根本无法为社会接受。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恰恰要突出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因此,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

  通识教育对功利性的目标说“不”,但也决不能漫无目的,搞那种没有任何教学要求、没有任何训练设计的通识教育“大杂烩”,让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在闲散杂学之中,而是应该在有限的学分限制下,精心设计几门共同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时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一是独立原则。强调大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为学生遵循各自兴趣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避免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过分专业化的倾向。

  二是少而精原则。应选择最能代表该学科核心内容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对该学科主体精神有所把握,对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注重根本,忽略枝节。

  三是渗透原则。注重各学科如文、史、哲、艺、理、医等之间的渗透、交融,为专业发展及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一句话,通识教育应努力实现“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的有机结合。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原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该时限的东西……课程只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对所有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在于授课内容,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不应该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科学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这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是一个由“教”而“化”的过程,是最好的一种通识教育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甚至及其一生,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改进通识教育模式

  尽管目前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还有很多困扰,但我们只要能真正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调整,主动改良,采取灵活变通、形式多样的方法,实施通识教育还是能有很大空间的。   

  完善学分制,创造条件使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跨系选修制、弹性学制等各显其能  引导学生淡化专业,加强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思维能力的训练,进而形成主动接受新知识的知识结构体系,养成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能力。

  改进学习成绩评价办法  在考试内容上逐步实现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转向对其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考察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考试与考查、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考勤与作业、讨论与论文等方式。

  推行小班组讨论制  小班组讨论不仅会训练、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也会培养其对人的尊重意识,因此对通识教育特别重要。但因受班级规模的制约,这种讨论只能分时段、分批实施。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从有组织、有规划的文化艺术节、科技宣传月、科技讲座、演讲比赛到自发的课外阅读与读书讨论,无不可以对学生起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启迪思想的巨大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掌握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出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对校园软、硬环境的建设,形成有利于通识教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使中医药文化渗透其中,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赋予“通识”色彩,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给学生的心灵以高尚文化的熏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性的通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开眼界、长见识、益志趣、利身心。

  综上所述,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即理念、课程、师资、方法、环境。我们相信,对以上五个因素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